3天外資突然狂賣100億!萬億龍頭火了:聰明錢爆買10億...
本周,因清明假期的緣故,北上資金只交易了3日,或受假日效應影響,北上資金凈賣出99.38億元。
分市場看,北上資金凈賣出主要集中在深市,深股通被凈賣出96.23億元,滬股通僅被凈賣出3.15億元。
雖然為規避假期不確定性風險,北上資金本周整體選擇回撤觀望,絕大部分行業都遭凈賣出,但卻逆市大幅加倉金融股,銀行業獲得24.55億元的凈買入,為凈買入最多的行業,非銀金融也獲得10.97億元的凈買入。前期熱門的醫藥生物行業被凈賣出24.56億元,為凈賣出最多的行業,電氣設備也被凈賣出21.59億元,電子、機械設備、汽車等行業均被凈賣出超10億元。
本周北上資金凈買入超億元個股
銀行股再獲加倉
銀行股今年以來屢屢受到北上資金的重點加倉,或是因為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和經濟復蘇,各家銀行的業績增速和資質產量都有所改善,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。根據統計已披露年報的上市銀行財報數據顯示,整體行業規模同比增長10%,貸款同比增速高達11.8%,股份行貸款投放增速快于大行。存款方面,股份行同比增長11.5%,大行同比增長9.7%,尤其是招商銀行、浙商銀行、光大銀行等,存款同比增速均在15%以上。
在股份行中,凈利潤規模和增速最高者均為招商銀行,分別為973.42億元和4.82%,其凈利潤甚至超過六大行中的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。招商銀行獲得北上資金凈買入9.2億元,為本周凈買入最多的銀行股,增持逾1806萬股,總持倉連續5個交易日創歷史新高。
銀行股在公布業績的同時,也公布極其豐厚的分紅預案。交通銀行擬每10股派3.17元,以周五收盤4.85元計算,股息率高達6.54%,暫時為銀行股中最高。本周交通銀行獲得北上資金7.71億元的凈買入,增持逾1.59萬股,加倉幅度高達逾20%,總持持倉也創歷史新高。平安銀行、工商銀行、浦發銀行、建設銀行等本周也獲得北上資金超億元凈買入。
中國平安2020年的營收12183億元超過第二名中國人壽8249億元近50%,而中國平安2020年的凈利潤1431億元更是超過其它4家上市險企的凈利潤總和1091億元。另外,2020年中國平安實現投資收益1247.01億元,同比大增60.9%,總投資收益率為6.2%,也遠遠領先于其他保險公司。
優良的業績及優秀的投資盈利能力,令中國平安成為北上資金的心頭好,本周凈買入10.4億元,為唯一一只凈買入超10億元的個股,增持逾1316萬股,總持倉也是連創歷史新高。
券商股被持續賣出
券商股從去年7月以來,一直處于調整之中,北上資金也持續賣出券商股。經過長期的調整后,券商股整體估值再度降至歷史底部區域,而近期公布年報的券商股業績整體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。北上資金也開始逐步抄底券商,華泰證券本周獲得北上資金2.06億元的凈買入,增持1198萬股,結束了之前連續3周的凈賣出;國泰君安獲得1.16億元的凈買入,增持709萬股,連續第2周增倉,而之前曾一度連續9周凈賣出。廣發證券、東方財富、中信證券等本周也均獲得北上資金不同程度的凈買入。
新能源車企垂直整合近來越演越烈,特斯拉計劃在2022年,自己生產100GWh動力電池,2030年產能達到3TWh。大眾、通用、寶馬等國際大廠也開始自建電池工廠。這令提供動力電池的上市公司倍受壓力,北上資金本周大幅凈賣出電氣設備行業相關個股,寧德時代被凈賣出15.99億元,為本周凈賣出最多的個股,減持503萬股。福斯特、陽光電源等電氣設備股本周也被北上資金凈賣出超億元。